定了!MSCI官宣“加仓”A股 股市要嗨起来了?
文章来源转摘自中国基金报
终于,利空不断的8月,终于在今天口气迎来两大利好:
一是证金公司“降息”,二是MSCI确定扩容!
MSCI官网于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5时公布指数成分股调整结果。
这一次,有两大重要消息投资者必须知道。
第一、MSCI将中国大盘A股的纳入因子由10%提升至15%,这是A股“入摩”扩容的第二阶段。
第二、指数个股的调整。
投资者肯定想知道,这一次扩容,能给A股带来多少增量资金,对A股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,以及这些增量资金会买哪些股票?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MSCI宣布本月将如期进一步纳入A股
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,MSCI公布8月季度评议的最终决定:作为2019年8月季度指数审议的一部分,MSCI把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%增加至15%,将在8月27日收盘后生效。
在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基准指数(ACWI)指数纳入15只个股,剔除4只个股。
中国A股在MSCI中国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分别为7.79%和2.46%。
MSCI公布8月季度调整显示,共计10只个股添加到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,无剔除,其中前三大标的包括中国人保,中国中铁,万华化学,其余标的包括汤臣倍健、中国船舶、海航控股、攀钢钒钛、维信诺、药明康德、韵达股份;MSCI A股在岸小盘指数无调整。
MSCI公布新增7只MSCI中国指数(MSCI China All Shares Indexes)成分股,1只剔除,其中,海底捞、中国中铁和万华化学成为最大三家新增标的。
MSCI中国全流通小盘指数(MSCI China All Shares Small Cap Index。)中,1家新增,3只剔除。
或带来1600亿增量资金
今年三月,MSCI曾公布A股的“入摩”方案。公告指出,将扩大中国A股在MSCI全球基准指数中的纳入因子由5%提升至20%,具体时间表如下:
步骤1:作为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,MSCI会把指数中现有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%增加至10%,同时以10%的纳入因子纳入中国创业板大盘A股。
步骤2:作为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,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%增加至15%。
步骤3:作为2019年11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份,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5%增加至20%,同时将中国中盘A股(包括符合条件的创业板股票)以20%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。
那么这一次扩容到15%,会有多少增量资金?
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表示,此次将A股大盘股在相应指数中的纳入因子从10%提升到15%,预计带来的被动资金为200-300亿,同时主动资金可能会达到1000亿左右,但是进场时间不太好预估,“既然MSCI将A股权重不断提高,外资不可能低配中国,其进场的决心是有的,但是会选择增配的时机。”
南方基金认为,根据此前MSCI的预测,每一次5%的纳入因子提升,都将为A股带来约22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,此次扩容估算海外资金流入超千亿人民币。指数基金通常会在调整生效前配置,而主动管理基金往往会择时建仓。
华安基金表示,此次扩容将A股纳入因子从10%提高到了15%,是继今年5月调整后的第二次扩容,今年11月还会将纳入因子调整到20%。据测算此次纳入影响的资金量超过220亿美金,约1600亿人民币。但是由于大部分跟踪MSCI的基金是主动管理的,配置A股时间比较灵活,真正严格按照指数调整时间配置的基金大概有200亿。在当前的全球市场下,A股由于估值相对较低,经济基本面良好,中长期来看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,这也是随着MSCI纳入比例提升外资加大配置A股的根本原因。
世诚投资(香港)负责人王崎认为,今年是外资进入主动配置A股的元年,主动资金应占总增量资金的大头。而主动资金在进入市场的时间点、配置权重和选股上都有较大的灵活度,也比较难预测。除主动和被动(比如ETF)资金之外,还有非指数框架下的所谓的“热钱”也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。未来按指数框架预测外资资金量将会越来越难,其节奏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中国的宏观环境、微观基本面和股票估值。
可预计的纯被动资金量大概26亿美元(折合182亿人民币),这是MSCI指数系统下“义不容辞”必须配置的增量资金。当然也不要忘了FTSE(富时),9月23日A股权重增加也将有约33亿美元(230亿人民币)的纯被动增量资金。
景顺长城基金认为,资金增量分为被动增量和主动增量,被动增量预计按照原计划保持持续净流入的趋势,布局相关成分股。进入节奏可以参考第一次扩容的稳健情况,预计不会有特别影响,不会对市场形成明显冲击。获得资金注入的股票,可能仍然是外资所偏好的风格,以经营稳定的大盘蓝筹股为主。